热门看点:灌溉发展土壤 坚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信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提法、新论断、新思想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实体企业发展提供了核心动力和根本遵循。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炼化产业在产业布局、产融结合、流通效率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近年来,统筹新兴产业布局,坚持质量为先,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科技赋能,产业企业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产融结合深化产业发展,创新业务模式,助力提质增效。立足产业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行业龙头讲述产业的变革与感悟。即日起,本报推出“新征程上炼化企业前进的力量”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A 坚定初心 炼化企业凝聚高质量发展决心

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企业中,恒力石化名列第64位,荣盛石化名列第70位,恒逸石化名列第106位,桐昆集团、盛虹集团等排名都较2021年有所提升。其中,恒力石化、荣盛石化、盛虹集团和恒逸石化都在《财富》世界500强中上榜。殊不知,化工行业中,恒力石化、恒逸石化、盛虹集团等几大民营炼厂早期都只是小型的织造工厂,经过30年的发展,不断向上游产业链扩展,最终形成了具备一体化、规模化及产品结构多样化的大型民营炼化企业。


(资料图片)

如今,炼化一体化企业在化工市场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炼化企业的快速发展也折射出行业的进步、企业的蜕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企业的“新形象”诠释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前进中的力量。新时代下的“新使命”为实体经济营造发展土壤,给了企业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坚守实体产业发展的初心。

“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人民群众生活的物质保障,作为实体企业特别是制造型生产企业,坚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给了我们更加坚定的信心、坚守聚酯产业的初心,为实体企业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恒逸国际贸易研究总监王广前如是说。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党的二十大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报告指出,“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是对实体经济重要性的肯定,也为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加持了信心、增强了力量。

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带动了超过千万人就业,同时通过对外出口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助力。

“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完成了从服装出口优势向全产业链发展优势的转变,其中聚酯原料PTA—PX等的发展配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福海创业务开发团队副经理秦浩介绍说,目前我国基本实现了在全球纺织服装全产业链领域的竞争优势局面,随着国内PTA、PX等原料产能的发展和生产成本的降低,未来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质量立国,对我们工业生产企业来说,就是要高质量发展,不能一味贪多求快,要注重在发展过程中质量效益的提升。”在秦浩看来,当前我国面临着全球市场的竞争压力,企业目前正在逐步走向全球市场。

以PTA为例,最近两年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这是中国的PTA企业在全球竞争力的体现之一,但是走出去就面临着全球化的竞争压力,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法律法规、产品品质、市场准入的要求。“这就要求我国生产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开发的能力,参与到全球市场的竞争中去。”秦浩称。

“作为石化和聚酯原料生产企业,我们以自身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发展要求。自福海创重组原翔鹭石化PTA装置和腾龙芳烃PX生产装置以来,实现了高产稳产,每年生产PTA超过36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秦浩表示。

记者了解到,我国聚酯企业除了规模化的发展之外,也在加速产品质量的研发。比如恒力石化建成了2000万吨的炼油一体化工厂,同时增加创新型纤维产品的研发。其全资子公司江苏德力化纤有限公司率先在国内实现了“熔体直纺5-8D/6f高均匀性超柔软聚酯纤维”的规模化生产,整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据了解,超细纤维可用于电子信息产业,例如手机线路板、电波屏蔽基材等,属于高端化纤新材料。

B 效益强企 一体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

当前,在新冠疫情和“双碳”战略背景下,全球正掀起一轮供应链多元化和低碳化的发展趋势。

近些年,聚酯产业链通过落后产能淘汰和行业的兼并重组,集中度和装置运行能耗单耗有了明显的下降。同时聚酯产业链头部企业积极进行上下游炼化一体化的产业布局,基本做到了从“一滴油”到“一根丝”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集约化、一体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高质量发展中,聚酯产业链可以做到高效、安全、稳健、畅通运行,有效保障了国内十四亿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用品基本需求。”王广前表示。

在他看来,聚酯产业近两年的发展主要是头部聚酯企业的产业园区化基地化发展,并在生产端深度实施智能化制造,推进了产业集中化、创新化、数字化、服务化发展,是产业现代化的集中表现。

“国家在政策上给出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园区化和集中式的发展理念,通过规划产业园区,引导石化企业去城入园,实现高质量发展。”秦浩称。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化工品市场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呈现自终端需求向上游原料扩充的趋势。

“聚酯产业通过健全产业链的一体化配套,尽可能节省产业链运行中的各种物流成本,同时通过基地化的大体量产能工艺配套,有效节约了单吨产品的能耗物耗成本,从而降低了总体的单吨终端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和效益。”王广前称,企业因地制宜,通过优化炼油、芳烃、乙烯原料构成和工艺流程,实现“宜油则油、宜芳则芳、宜烯则烯”。

恒力集团恒力化工学院主任魏一凡表示,聚酯产业与原油息息相关。近年来,恒力逐步打通从炼化到纺丝的一体化产业链,实现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国际化发展,在炼油、石化、聚酯、化纤、织造等行业中展现了恒力速度和恒力品质,秉承着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开车、高效率管理的理念来实现产业项目的高质量提升,在扩大产量的同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强国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化体系要求产品质量升级。近年来,恒力产业园逐步完善聚酯工艺全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实现了全流程信息化、数据化生产,发展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魏一凡称。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国际影响力、话语权显著提升。“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强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高标准质量、全面安全监管,强化高水平标准引领,推动质量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同时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魏一凡称。

C 产融结合 期现经营理念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化工产品走绿色健康环保模式,要进行产品质量升级。”魏一凡称,随着全球能源市场的转型,新能源市场发展迅速,传统的石化行业转型也在发生。

在国投安信期货化工首席分析师庞春艳看来,目前,民营大炼化在具备了一体化和规模化的前提下,已布局可降解塑料、新能源原材料等,加快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对传统的纺织原料的研发,向功能化、环保化、增加舒适度等方向的研发投入,在我国聚酯产能优势的基础上提高质量,以进一步增强全球市场竞争力。

“从塑化产业看,无论是各类生产途径的塑化原料装置,还是炼化一体化项目,无论是聚烯烃等通用型塑料项目,还是工程塑料、专用料生产装置投产,都表明我国的塑化产业正在质与量两个层面加快发展的步伐。”浙江明日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世萍认为,当前,我国由追求高速增长转变为追求高质量增长,归根结底,是时代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必然要求。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和教训,建设质量强国,必须牢牢抓住制造业这一实体经济方向。

就经营理念来讲,企业以往依靠资源消耗、规模产能扩张的老路越走越窄,利用系统性的思维进行产品的全方位成本管控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在企业原料采购中如何利用期现结合新思路来降低优化采购成本是个重要课题。

关于这一点,聚酯产业基于产品价格和原料PTA期货的相关性强的特性,已经逐步摸索出一些利用期货和衍生工具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风险进行管理的模式。

“随着国内期货品种的不断丰富完善,PTA、MEG、短纤期货初步形成了原料+产成品的聚酯期货板块,这为我们聚酯化纤企业锁定PTA和MEG原料成本以及下游聚酯产品的价格和利润提供了较好的对冲工具。”王广前表示,目前公司聚酯长丝出口产品也更多地依据期货原料成本+加工费的形式进行远期定价,原本难以实现的远期产品预售借助期货成为现实,这不仅缓解了聚酯产品的远期销售压力,也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借助国内能化期货品种,国内炼化企业的业务模式和经营理念都在发生变化。期货价格已受到全产业链的关注,炼化企业开始以期货价格作为现货定价基础,并尝试点价模式。此外,企业将期货理念和经营理念相结合,用期现经营理念去经营现货,利用套期保值、含权贸易等管理利润,化解库存风险。

随着产融结合不断深入,期货工具成为炼化产业企业平抑经营风险、深度服务客户的重要工具,为产业发展和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众多善于学习的实体企业利用相关期货品种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有效组织生产、锁定加工空间、稳定企业利润,客观上促进了行业的优胜劣汰,使相对落后的产能和经营不善的企业尽早出清。”国贸石化总经理刘德伟表示,企业利用仓单串换现货的功能,节省了?大量的物流成本,促进了全产业链的竞争力,助力中国聚酯行业加速成为全球的龙头。

“建设质量强国是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产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我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转变,形成更富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受访企业普遍认为,新发展格局下,海外需求的不确定性较大,国内需求面临新冠疫情和地产疲软的双重冲击。企业未来要进行产品创新和应用领域开拓,以及基于“双碳”战略进行生产供应端的供给侧改革,需要企业更加重视提升产融结合能力,借力期货和衍生工具,借助不同期现价差结构下的期货市场创造出的良好流动性,更多地将期货市场作为销售或者采购平台,更好地辅助实体经济生产经营。

关键词: 实体经济 全产业链 企业发展